一頭青絲,沒有生理上的功能,卻是外觀上重要的一環,影響著自信心。頭髮與頭皮可以發生的問題很多,例如落髮、頭皮屑、頭皮癢、毛囊炎、頭癬、髮質受損...。有些是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,有些是發炎或感染病菌,有些是生產後或手術、化療後的效應,有些是染燙的傷害或壞習慣所致。從原因下手,控制發炎、殺死病菌當然重要,不過照顧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恢復的速度,平時多注意,頭皮會更健康,頭髮也會閃閃動人。
減輕壓力,重視睡眠
雄性禿、產後或手術後落髮、圓禿、脂漏性皮膚炎、乾癬、毛囊炎都和壓力有關,壓力越大,病狀越糟,君不見,伍子胥可是一夜白頭。控制壓力、睡眠充足,可以提升免疫力,增進頭皮的健康。有了肥沃的土壤,植物才會發芽生長,而且長得牢固茁壯。頭皮健康,頭髮更不容易掉,細菌進不來,頭皮屑少了,也不會出很多油。
正確清洗
洗髮次數沒有一定的規定,問題是洗的方式。對沒有問題的頭皮來說,洗髮精的選擇是高興就好。對有毛囊炎、痘痘或頭癬的人來說,具殺菌能力的洗髮精好。對脂漏性皮膚炎、乾癬、頭皮屑多、頭皮癢的人來說,抗屑類洗髮精好,甚至可以選兩種以上不同廠牌來輪流洗,控油與抗屑的效果將更持久。洗的時候,要以手指指腹輕輕按摩頭皮,而不是摳抓或用洗髮梳亂刮,才不會弄傷頭皮。以功能性洗髮精洗頭時,泡沫最好能在頭上停留超過五分鐘,再用水洗去,這麼做可以讓功能性洗髮精的成分吸進頭皮,比較有效。水溫不可以太燙,否則會使頭皮更癢。洗完之後輕輕用毛巾吸乾水分,不要在頭髮濕的時候用力梳開,此時頭髮間磨擦力大,用力梳開會傷害頭髮的毛鱗片,增加斷裂機會。最後小心吹乾或風乾,不可以用高溫烤頭髮,毛鱗片會燙焦捲曲。
食物忌酒辣,營養要均衡
發炎性疾病如乾癬、脂漏性皮膚炎都會被酒辣影響而加重,毛囊炎也常會因此變糟,所以多忌口可以護頭皮的喔!頭髮是蛋白質建構的,營養不良時,頭髮也會長不好。現代人常常不是沒得吃,而是吃不對。均衡的營養可是健康的基礎呢!
嚴禁摳抓或拔頭髮
無論頭皮屑、頭皮癢或毛囊炎,越抓都是越糟,千萬不要看到雪花片片,就一直想把它們摳個乾淨,不但摳不乾淨,反而會摳到流湯破皮去哩。不用手摳,卻用梳子刮(也有人招認是拿刀背刮的) ,更是離譜。摳抓的動作還會增加頭髮的斷裂,落髮更兇,所以絕不能有壞習慣。拔頭髮其實往往表示是心理壓力無法釋放,如果自己有這種下意識的行為,應該找尋其他的壓力出口,別拿頭髮開刀。
定時清理梳子或安全帽
與頭皮接觸多的用具萬一沾染細菌、黴菌,容易在使用中掉進毛囊,引發感染,尤其流汗多的人與養寵物的人必須加倍小心。
重視慢性病的控制
慢性病會影響頭皮的血液循環,甚至有些會直接造成頭皮發炎或落髮,譬如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、狼瘡。所以已知有慢性病纏身的人,透過控制自身疾病,能夠一起改善頭皮煩惱,一舉數得喔。
選用護髮健髮產品
市面上有不少強調護髮健髮的商品,雖然不能只依靠保養品就把疾病醫治,但是若對產品沒有不適應問題,他們可以填補受傷的毛鱗片、控油,使頭髮看起來更有亮澤;或提供清涼感,減輕搔癢,相對減少藥物的使用。不過保養品是有極限的,切記有病狀的時候,還是要對症下藥,保養品是一種輔助的角色。
勿過度染燙
染髮劑、燙髮劑等藥劑,會損傷髮質,甚至刺激頭皮。頭皮正有嚴重發炎時,不可以去染燙,否則將加重病情。頭皮健康時,也要小心不要過度染燙,不然只是在摧殘頭髮,久了以後,再怎麼努力用護髮產品,也不能彌補已經造成的傷害,變得只能把受損頭髮剪掉方休。如果有染髮劑過敏問題,不應該繼續鐵齒地勉強染同一種染髮劑,實在很想再染髮的話,建議先做皮膚貼膚試驗,確定一下過敏成分,找到兇手之後,再去用沒有加入過敏成分的其他染髮劑,才不會花錢找罪受。
注意防曬
過度曝曬,會燙傷髮質,引發斷裂與毛燥;紫外線也可以引發頭皮產生老人斑與皮膚癌。頂上的防曬,最簡單的就是戴帽子或撐傘遮擋。雖然有廣告推銷用噴灑式的防曬產品來噴頭髮,但也因有頭髮遮蔽,不容易讓防曬產品擦在頭皮上,擋住最快。以先天性頭皮問題來說,目前的科技仍無法進步到任何事都可以斷根或完全控制,仍然會出現再怎麼加強照顧與合併治療,也不能解決的案例。好在透過織髮、戴髮片、髮型改變、戴假髮,我們還是可以維持好看的外觀,完全不用沮喪。但是記得:先天不良,可不要後天失調。早期控制,加上好好照顧,很多問題還有進步的空間,三千煩惱絲也可以不引來煩惱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