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衛教說明 (3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因應新型冠狀病毒(武漢肺炎)疫情,為避免就診患者發生交互感染,即日起請所有就診患者配合就診流程,進入診所前,請所有人佩戴外科口罩,非必要(非兒童、行動不便、老年患者等)之陪同者請勿進入診所,掛號時會詢問相關病史,並進行酒精消毒,非醫療檢查需求,請儘量勿露出口鼻。

經典皮膚科感謝您的配合,不便之處敬請見諒。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402999689192.jpg

  1. 1. 皮蛇很可怕,長一圈會死翹翹?

    非也非也。皮蛇不可怕,除非是特殊情況,不然即使沒有用藥,皮蛇可以自己好的。帶狀疱疹是在長過水痘以後,因為身體抵抗力下降,使原本乖乖潛伏在神經中的水痘病毒再次出山作怪,但是抵抗力恢復起來時,水痘病毒就又回到神經中去待著,帶狀疱疹就好起來了,平均自皮疹產生到皮疹癒合,不靠藥物的話,要花兩到三周。因為水痘病毒是沿神經跑出來到肌肉層、皮膚層,而身體的皮神經是左右分開的,所以帶狀疱疹長在左邊,就只發左半邊,不會跑到右半邊 (有時會稍微犯規越過中線),長右邊的就是右邊,長一圈的少之又少,屬於稀有狀況。嚴重的帶狀疱疹通常都發生在免疫力特別差的人身上,可能是同側不只一條神經的管區一起發病,或是在原區域外,出現全身各處散散水痘狀的水泡,只要早期用藥,大多數也都可以控制,長皮蛇不是世界末日,但是長皮蛇代表最近身體是亮紅燈的


    hz2.jpg2. 皮蛇是蛇繞在身上,因為有眼睛,所以冒出來的疹子是雙雙對對的?

    非也非也。水痘病毒沿著神經冒出來,而神經管區長甚麼形狀,它就可以沿著長,而身體從頭到腳的神經都可能發生帶狀疱疹,所以當然有長臉上的、長臀部的。它的影響範圍與數量和病人的抵抗力好壞有關,所以老年人長,可能發成一大片,水泡密密麻麻;年輕人長,可能才寥寥幾顆泡泡,哪裡一定雙雙對對的呢?還有人信誓旦旦地指著疹子說哪裡是蛇的頭、蛇的尾,沒有一條蛇繞在身上好嗎?它可以有很多樣貌的。

    3. 皮蛇一定要斬蛇或畫蛇才會好?

    非也非也。方才說過,連不用藥都可以好啦,只是比較難受、比較慢好。斬蛇畫蛇等民間療法,等於聊以安慰,不具實效。這些年來見過各種各樣的符咒,沒有刺激到傷口也就算了,最糟的是把水泡或傷口畫到爛掉,引起感染,結果三個禮拜該癒合的東西,弄到兩個月還無法收口,真的沒有蛇好給人斬頭斬尾剁三段,看醫生好得比較快啦。

    4. 皮蛇一定要打針才會快點好?

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還記得什麼是帶狀疱疹 ( 皮蛇 ) 嗎 ?

美國已於2006年通過由默克藥廠製造的活性帶狀疱疹疫苗(ZOSTAVAX),讓成年人得以施打、並預防帶狀疱疹的產生。我國衛生福利部也通過50-79歲可施打此種疫苗。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過敏可以是局部性或全身性的,每個人或多或少會遇到這個煩惱。局部過敏大多來自環境過敏原,例如蚊蟲叮咬、貼藥膏不合、保養品化妝品不合...等等。全身性過敏則有更多的引發原因,例如食物、藥物、病毒細菌、灰塵...等等,甚至局部過敏處理不當,也能引起全身性過敏。

過敏一定能找出原因嗎?很遺憾,並不是那麼容易的。難道驗血檢查不行嗎?殘念,科學是有極限的。目前過敏原抽血檢測大約可驗幾十項過敏原,但是世間又何止這幾十樣過敏原呢?再者,檢查的準度並不是很高,只有參考價值,卻不代表上面驗到陽性反應的就是過敏的元凶,驗到陰性反應的就一定不是嫌犯。所以重要的是將過敏控制到能不影響生活品質,而非鑽牛角尖在推敲過敏原是誰這件事。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嘴角潰瘍其實絕不只蜘蛛尿尿或臭嘴角兩種可能。(先釐清一下,蜘蛛 (台語應該要說喇牙) 沒有來尿尿好嗎?那是對單純皰疹的俗稱。嘴角也不臭,那是對口角炎的俗稱。)

常見的口角潰瘍原因,一類是感染,例如單純皰疹病毒或念珠菌;一類是刺激而發炎,例如口水、嚼檳榔、假牙或牙套材質不合;一類是免疫力差,例如口角炎、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;一類是藥物過敏。由於使用的藥物會有差異,所以沒有針對口角潰瘍的單一萬靈仙丹,應該要讓醫師分析病因再用藥,才不會延誤病情。但是仍然有照顧上的通則,會讓痛痛快點飛走喔!

第一件事是保持患部的乾淨。食物殘渣容易滋生細菌,好好擦嘴巴與刷牙。擦藥或擦凡士林之類外用用品時,為了避免傷口感染,或使傷口上的菌掉進了藥膏、用品的裡面,最好用棉花棒挖取再塗,塗完就丟,下次拿新的一支棉花棒再挖,以保持乾淨。

第二件事是減少患部的刺激。絕對不可以拿酒精、優碘、雙氧水對著潰瘍拼命塗,奇痛無比不說,甚至可能引發第二波發炎,影響傷口癒合。用舌頭舔也很糟,因為口水本身就已經是有刺激性的了。吃到重口味食物或某些水果也會造成傷口劇痛,一定非吃不可的話,把食物水果切成小塊後,塞進嘴裡吃,不要碰觸傷口。加入薄荷成分的牙膏,沾在傷口上會更痛,最好暫時選沒有清涼感覺的牙膏來刷牙,例如兒童牙膏或特殊廠牌。亂用護唇膏也不保險,因為許多護唇膏加了薄荷之類的香料強調清涼感,或是本身含有口味或色素,成分複雜,如果傷口太乾,拉扯疼痛,倒是可以用凡士林來保護,成分單純,可以補擦,便宜又好用,也能減緩疼痛。如果傷口已經結痂,不可以提早摳掉痂皮,這樣又會形成新傷口的。

第三件事是提升免疫力。糖尿病患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,在病情控制不良時,更會發生口角潰瘍或各種感染。睡眠障礙、水分攝取不夠、日夜顛倒、酒辣吃多,抵抗力下降,都會使口角炎及單純皰疹來報到。所以身體強壯,嘴也少破啦,難道狂吞維他命B群就足夠了嗎?

絕大多數口角潰瘍要等一周左右去癒合,不過感染性的口角潰瘍如果能及早釐清病菌種類,加以抑菌或抗菌的藥物,也許能縮短癒合時間,所以不要再呷好道相報地亂拿成藥去塗,直接問醫生比較快,例如口唇單純皰疹,在發生後三天內使用口服藥,效果很好,而光靠外用藥卻不夠有效,凡事對症下藥總是事半功倍的,而喇牙真的沒有半夜爬到你的臉上尿尿。
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胯下癢、胯下癢,來擦 X X 膚就好了嗎?市面上許多強調這也能擦、那也能擦的藥膏,通常是亂槍打鳥類複方藥膏,裡面加了多種成分,甚麼都來上一點,但是相對的對甚麼情況療效也就只有那麼一點。對症下藥,才能快又有效地解決問題。

胯下是很脆弱的嬌嫩皮膚,偏偏又是容易悶住的區域,還常因腿部動作發生摩擦,所以問題很多。胯下癢的原因大概可分成感染 (像股癬、念珠菌感染、疥瘡、陰蝨)、濕疹 (如對磨性溼疹、苔蘚化濕疹)、藥物過敏。病因不同,所用的藥物便南轅北轍。可是當難受的事發生在害羞的位置,很多人寧可選擇苦忍、亂擦藥、亂擦小護士或有的沒的,就是不願意看診。對皮膚科來說,許多事形容十句,不如看上一眼,一切都是眼見為憑的,只要幾秒鐘給皮膚科醫師驚鴻一瞥,便足以獲得結論,所以朋友們,醫生沒長透視眼,脫褲子吧!本診所有男醫師與女醫師,很方便的。想告別該邊痛苦,借看幾秒鐘就夠了。

無論今天是哪個原因引發胯下癢,照顧上仍有著幾樣通則:

最重要的一件事,是通風透氣四個字。悶熱便百菌叢生,汗水也可引發刺激。但是說來簡單,一提起就被病人賞白眼:"怎麼可能做得到?台灣濕熱,夏天誰能不流汗?工作或上課需要,有規定服裝,哪能穿著短褲?難題很多。其實之中還是有我們能多留意的事,有做總比不做好。例如閒暇就盡量穿寬鬆裙裝或短褲,避免緊身褲、牛仔褲。選穿到大腿高度的絲襪,不要選褲襪。沒事不要穿調整型內衣或褲腳邊加蕾絲的小褲褲。去運動時,多帶一件替換用的衣褲,在流汗後馬上換穿。一定要穿牛仔褲的時候,先在該邊灑上痱子粉 (不是痱子膏喔,痱子膏的刺激度比較大)。不要久坐加翹腳,使該邊長時間悶住。控制體重,胖的人大腿摩擦更大,也更為怕熱。女生的好朋友生理期報到時,多多更換衛生棉。內褲一定曬乾或烘乾,使細菌黴菌遠離。

第二件事是洗澡的功夫。千萬不要拿熱水亂燙,只會越燙越糟。熱水燙皮膚的時候,癢感消失,變成刺痛感,但是角質會受傷、血管會擴張,結果是更發炎。狂洗肥皂沐浴乳也不好,此處皮膚太嫩,亂洗亂搓容易破皮,或反而增加刺激。洗完一定要用毛巾好好把水分擦乾,避免潮濕。

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開學了,離家住宿舍;外派了、留學了,長期待國外,打包行李時,一定要記得帶些隨身藥品,畢竟出外人多所不便,有些家庭常備良藥性藥膏,事先備妥,不占空間,但需要的時候,絕對會慶幸自己很有先見之明。

第一種是傷口藥膏

無論縫衣服扎到手、炒菜被油噴到燙傷、跌倒擦傷,傷口藥膏都派得上用場。大部分不會很髒的傷口,都不需要使用到優碘、酒精、雙氧水,以棉花棒沾冷開水或洗隱形眼鏡的生理食鹽水把傷口清乾淨,以乾棉棒將多餘水分吸掉,再拿一支棉花棒挖藥膏輕塗,怕弄髒就加貼OK繃或蓋紗布,十分簡單。每天清理傷口一次,萬一傷口滲液,使OK繃或紗布與傷口粘黏拔不開,不要暴力硬來,以冷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泡濕敷料幾分鐘,再順著邊緣用濕棉棒輕輕推開即可。甚麼時候是靠傷口藥膏搞不定的呢?當本來傷口上清澈微黃的滲液變成濃稠不透明的膿汁,或傷口邊緣紅腫厲害時,表示有深層擦不動的感染,應該就近就醫,以口服藥解決。

第二種是止癢藥膏

無論蚊蟲叮咬、面膜過敏、冬季乾癢,止癢藥膏都派得上用場。對會癢的疹子,冷敷是最急需的處置,用冷水、冰水、隨手買的冷飲來涼它都好,就是不要用摳的,因為一摳反而癢上加癢,最後摳得更兇,變成惡性循環,也增加了控制的難度。再來是不可以亂洗,用熱水、肥皂、洗面皂亂搓亂洗,一樣傷害了角質層,止癢更慢。藥膏一天塗抹兩次左右,不能過量,因為許多止癢性藥膏都可能含有類固醇。甚麼時候是止癢藥膏搞不定的呢?當癢疹是蕁麻疹等全身性過敏的時候,沒有口服藥很難控制,擦再多也是白擦。或者擦了一周居然不見改善,表示可能沒有對症下藥,或是照顧不當,應該請就近的醫師給予指導與處理。

第三種是痘痘藥膏

時差熬夜、工作或功課壓力、好朋友報到、悶熱出油,都會引發痘痘。看著北斗七星可別亂擠,手邊有適合的藥膏,擦擦將它退紅,才不會擠壞變暗瘡,問題更多。痘痘藥膏沒有含類固醇,依使用方式薄薄抹在痘痘上,一天一至兩次,不要過量,否則可能會脫皮。美容覺多睡一點,水多喝一點,少化妝,洗乾淨臉,也都不可缺少喔!甚麼痘痘是只用藥膏搞不定的呢?當滿臉豆花、暗瘡與膿疱太多的時候,或形成碰都碰不得的疔子時,應就近請醫師以口服藥消炎。

出外前,和皮膚科醫師商量,選擇幾樣平常便合用的家庭常備良藥帶著,而不要遇到任何問題,只會拿綠X精、小護士亂抹,可是會事倍功半喲!

 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秋意濃,百貨週年慶又將開跑,面對琳瑯滿目的保養品目錄,數不清的贈品與滿額集點,到底我們如何才能把錢花在刀口上,而非被促銷手法所惑呢?經由分析需求,才能得出精省的購物清單,各位一定要先拿出理性再衝進賣場啊!

皮膚保養用品,以維持健康皮膚為前提,分為清潔、保濕、防曬三部分,至於美白、抗老化、彩妝屬於bonus,沒有它們,並不會影響健康;有了它們,美麗加分。

清潔方面

洗顏產品,只要能達到乾淨不緊繃,就沒問題。洗到緊繃,會破壞角質層的穩定性,保護不了表皮細胞,結果容易發炎發紅、脫皮過敏。洗不乾淨,毛孔阻塞,痘痘可能就會亂冒。難在於人的皮膚是活的,依據年齡、睡眠、環境、氣候等種種變因的不同,可能要改變洗顏產品,才能洗到乾淨不緊繃。所以固守著一罐洗面乳年年月月地洗,並不是永遠不會洗出問題的。如果今天我們洗痘痘專用洗面乳,覺得會緊繃,就表示最近應該換成中性皮膚所用的產品試試看,不該勉強皮膚去承受。當我們洗敏感肌膚洗面乳都嫌緊繃,那就清水洗一陣子再說。如果有化妝習慣,卸妝一定要徹底。能夠將彩妝都乳化再卸除,比較溫和不刺激。卸妝油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的,如果一用就長痘痘,還是放棄吧!一般的防曬乳液都不需要卸妝程序就洗得掉,但強調潤色的防曬霜或BB霜,可能就要用卸妝產品才洗得乾淨。

保濕方面

皮膚出的油就是天生的保濕因子,所以痘痘肌根本沒必要天天擦乳液,因為保濕因子已經多到超過了。皮膚的油度一樣是個會變動的東西,保濕產品的使用也應更有彈性才對。簡單地說,太油的人不太需要買保濕類產品,真的很想用甚麼,只能挑水狀、凝膠狀質地的產品來用,強調增加皮膚中的水分拉提,卻不用太強調鎖水力,反正夠油,鎖得住水。有點乾燥的時候,乳液狀產品增濕力、鎖水力適中,可以選用。極度乾燥的時候,霜狀產品油度高、鎖水力強,比較合適。但是皮膚並非均質,往往會有混合性皮膚的問題,有些地方乾燥,T字部位可能又很油,這時候當然該採取因地制宜的方法來因應,所以保養一罐搞定之類的廣告詞並不是一體適用的。面膜一定可以保濕嗎?通常面膜可以拉提水分到表皮上,但是並沒有很好的鎖水力,敷太長時間甚至可能因水分蒸發,引起皮膚乾燥的反效果。依產品建議的使用方式來使用,拿掉面膜後,視膚質油度加用具鎖水力的乳液或乳霜,才能有最好的保濕效果。

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家看到臉上出現紅疹、脫皮、刺癢,來到醫生面前幾乎都是說:"醫生我臉過敏了。" 其實臉部濕疹包含接觸性過敏、脂漏性皮膚炎、乾癬...等廣泛的皮膚發炎,有些是外部因素,例如使用保養品發生不良反應;有些是體內因素,譬如脂漏性皮膚炎。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,除了由原因下手去改善以外,表面功夫做得好不好可是非常關鍵的喔!表面功夫有哪些?

怎麼洗

發炎皮膚的角質脆弱,保水性下降,無法自己鎖住水分,也很容易被環境刺激,所以不該洗得太超過。洗臉水溫要涼涼的,不可太燙。洗面皂、洗面乳要減量,萬一用到洗顏產品會有刺痛感,改成清水洗幾天,不可以勉強。卸妝會把事情弄得更複雜,所以暫時不要在患部上粉,增加負擔不說,卸妝時又再度傷害了角質層。手勢要輕柔,不可以在患部上揉搓,更不可以故意搓掉皮屑,摳屑屑也都是傷害,絕不能做。輕輕洗完,輕輕按乾水分,不能拿毛巾亂揉。

怎麼擦

洗完臉要先上藥。在患部薄塗,不能厚擦,不用按摩。如果患部較乾燥,可以再用溫和的乳液或乳霜加強保濕。但是在患部上不能再加其他保養品,舉凡化妝水、去角質、美白、菁華液、面膜,都可能因成分複雜,替患部帶來二次傷害。一天只使用兩次藥膏,不可以補擦。乾燥過分的時候,可以補擦一點乳液或乳霜。正常區域可以依舊使用平時的保養方式,只對患部特別處理。

怎麼止癢?

一天只能用兩次藥膏,但是中間又產生小螞蟻在臉上偷爬的感覺,刺刺癢癢,怎麼辦?記得用冷敷止癢,不是補擦藥物。拿手帕沾冷水敷、冷飲輕靠著敷、毛巾包著冰枕敷都很可行,而塗萬金油之類帶涼感的東西是不行的,他們的涼感來自薄荷油,會引起刺激。"敷" 的意思就是輕放在患部上面,不是"搓"。單次冷敷時間不可過長,尤其使用冰塊的時候,一般兩三分鐘就要拿起來,但是可以多次重複冷敷的動作。冷敷後若太乾燥,可以補上保濕的乳液或乳霜。

流汗怎麼辦

趕快移除。用手帕、毛巾或面紙輕壓將汗水按掉,不是豪邁地亂擦。

所有的臉部濕疹患者都要忌酒辣跟睡飽,才能加快復原速度,減少發紅發炎。面子問題是大家都很在乎的,但是發生問題時,以為擦多一點保養品就能給皮膚進補,反而多做多錯。休息,是為了走更長的路,皮膚亦然。皮膚是不斷在新生的組織,有一定的自癒能力,往往移除刺激,給皮膚休息與生長的良好條件,問題便迎刃而解,也不需要多少藥物的幫忙。所以在乎面子,要先學會放手--不要摳、不要亂洗、不要亂擦東西。

 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雙手是我們重要的工具,手一旦起水泡、發癢、乾裂、脫皮,不要說工作,就連生活都很不方便。手部濕疹可不是只有富貴手而已喔,舉凡汗疱疹、接觸性皮膚炎、保養不當,都會產生同樣的變化。使用的藥物大同小異,藥膏可以使症狀減輕,甚至口服藥可以令水泡收乾很快、止癢很快,但是怎樣能擺脫長期乾裂的困境,讓我們減少生活上的不便呢?關鍵是日常的保養。想要玉手?請跟我們這樣做!

減少刺激

皮膚是會不斷新生的組織,表皮與角質層相當於人體的城牆,舊的磚被風吹日曬雨淋弄壞了,新造出的磚就來替補,維持城牆的牢固,保護著我們。萬一遇上狂風暴雨,城牆被弄垮,新的磚又來不及製造出來,這下子保護力一定就會下降,甚麼發炎都可能產生。所以不讓雙手接觸傷害手的東西,表皮層完整,才不容易濕疹。很多人以為傷手的東西,想必就是肥皂、洗潔劑、漂白水、化學品吧?其實最會被忽略的是""。反覆地沖洗、擦乾,會令表皮的水分不斷蒸發,結果乾燥受傷。我們不可能讓雙手整天完全不沾到一滴水的,所以能戴手套的時候,一定要乖乖戴手套,例如洗碗、洗菜、打掃、洗衣、洗車之類,不可以洗個杯子就偷懶不用手套喔!尤其在冷天,水很冰的時候,更要嚴格一點,連騎機車、腳踏車都要戴手套,不但防止乾裂,還能預防凍傷。如果容易流手汗或對橡膠手套過敏,可以先戴棉手套,再套橡膠手套,加強防護。消毒劑也很傷手,許多人卻不知道,一點小傷就狂用優碘、酒精、雙氧水,其實只有很髒的傷口才要暫時用消毒劑,乾淨的傷口只要用冷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清理,並不需要消毒。

加強保濕

如果對城牆的磚塊上上保護漆、補補防水膠,它將更能抵抗風吹日曬雨淋。同樣的,多為雙手塗保護的物品,雙手更不會被操壞。既然要"護手",所以應該用"護手"霜、"護手"膏、凡士林,而不是拿乳液、嬰兒油、綿羊油假裝它們是護手膏,因為乳液等對手的保護性通常不太足夠。選購時以"不會過敏""喜歡的質地"兩項最重要,因為質地舒服,才會讓人願意多擦。護手膏不像藥膏有使用次數的限制,反而多擦效果會更好,感覺緊繃就補擦、碰了水就補擦,擦著護手膏還是可以碰觸食材或抱小孩,不會有危險。擦的時候,應該特別對甲溝 (指甲邊緣的肉加強擦,因為甲溝是脆弱點,又是指甲的製造廠,加強保濕,會連指甲都漂亮。更進階的,是擦過護手膏後,還戴手套悶一下,可以讓皮膚吸收保養品成分,使保養品"入味"。護手膏並不是隱形的手套,不要以為有擦有保庇,就不需要手套了,兩者相輔相成,才會養出纖纖玉手。

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一頭青絲,沒有生理上的功能,卻是外觀上重要的一環,影響著自信心。頭髮與頭皮可以發生的問題很多,例如落髮、頭皮屑、頭皮癢、毛囊炎、頭癬、髮質受損...。有些是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,有些是發炎或感染病菌,有些是生產後或手術、化療後的效應,有些是染燙的傷害或壞習慣所致。從原因下手,控制發炎、殺死病菌當然重要,不過照顧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恢復的速度,平時多注意,頭皮會更健康,頭髮也會閃閃動人。

減輕壓力,重視睡眠

雄性禿、產後或手術後落髮、圓禿、脂漏性皮膚炎、乾癬、毛囊炎都和壓力有關,壓力越大,病狀越糟,君不見,伍子胥可是一夜白頭。控制壓力、睡眠充足,可以提升免疫力,增進頭皮的健康。有了肥沃的土壤,植物才會發芽生長,而且長得牢固茁壯。頭皮健康,頭髮更不容易掉,細菌進不來,頭皮屑少了,也不會出很多油。

正確清洗

洗髮次數沒有一定的規定,問題是洗的方式。對沒有問題的頭皮來說,洗髮精的選擇是高興就好。對有毛囊炎、痘痘或頭癬的人來說,具殺菌能力的洗髮精好。對脂漏性皮膚炎、乾癬、頭皮屑多、頭皮癢的人來說,抗屑類洗髮精好,甚至可以選兩種以上不同廠牌來輪流洗,控油與抗屑的效果將更持久。洗的時候,要以手指指腹輕輕按摩頭皮,而不是摳抓或用洗髮梳亂刮,才不會弄傷頭皮。以功能性洗髮精洗頭時,泡沫最好能在頭上停留超過五分鐘,再用水洗去,這麼做可以讓功能性洗髮精的成分吸進頭皮,比較有效。水溫不可以太燙,否則會使頭皮更癢。洗完之後輕輕用毛巾吸乾水分,不要在頭髮濕的時候用力梳開,此時頭髮間磨擦力大,用力梳開會傷害頭髮的毛鱗片,增加斷裂機會。最後小心吹乾或風乾,不可以用高溫烤頭髮,毛鱗片會燙焦捲曲。

食物忌酒辣,營養要均衡

發炎性疾病如乾癬、脂漏性皮膚炎都會被酒辣影響而加重,毛囊炎也常會因此變糟,所以多忌口可以護頭皮的喔!頭髮是蛋白質建構的,營養不良時,頭髮也會長不好。現代人常常不是沒得吃,而是吃不對。均衡的營養可是健康的基礎呢!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"一白遮三醜" 是大多數人認同的審美準則,於是化妝品廣告紛紛強調它們在美白上多麼有效,不斷將 "白皙肌膚等於美麗" 的觀念正增強。不過以醫生的觀點來說,健康才是最重要的,白皙,只是加分題。雖然我們可以將斑用原因細分成雀斑、曬斑、老人斑、肝斑、顴骨母斑、胎記...等許多名詞,但照顧上的原則是一致的。

基礎篇

美白的基礎在 "防曬"。黑色素細胞受紫外線刺激就會增加黑色素 (麥拉寧) 的製造量,所以隔離紫外線是美白的關鍵。如果防曬做不好,等於在抵銷美白的努力,更慢成功。防曬的好處並不只是能美白,還能預防皮膚癌與皮膚老化,例如減少細紋,實在是保養中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
防曬只靠戴帽子、戴口罩、撐陽傘之類的方式,是不足夠的,因為陽光會被柏油路面、鏡面反射,從四面八方包圍你,擋不勝擋。以為人待在室內就能逃過陽光荼毒,也是不對的,因為陽光可以從窗戶漫射到屋內,甚至鹵素燈具能放射出紫外線,結果在室內也曬得黑。防曬要用防曬乳液、防曬霜、防曬噴霧,才能達到滴水不漏的程度。

防曬產品林林總總,購買時首先考慮是否會過敏,過敏膚質的人在挑選產品後,應先在手臂內側試擦幾天,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。對化學性防曬產品不合的人,可以挑嬰兒都能用的純物理性防曬產品試試看。第二是注意產品的防曬係數(SPF, sun protection factor)。簡單的說,SPF 代表對紫外線 B (UVB) 防曬持續力的強弱,但是數字並非與防曬力成等比,意思就是 SPF 50 產品不等於有  SPF 25 產品兩倍強的防曬力,也不是把 SPF 25 的東西擦了兩層就等於 SPF 50,所以不要執迷於 SPF 的高低,只要超過 SPF 20,就是有不錯的防曬效力,如果目的是美白,建議用到 SPF 25 以上的產品。PA 則是對紫外線 A (UVA) 的防曬力標示,用到 PA ++ 以上的較好。第三是質地是否舒適。特別是有痘痘問題的人,要選清爽一點的產品,最好有標示非致痘性 (noncomedogenic) 或不油膩 (nongreasy, nonoily) 字眼的,比較不會阻塞毛孔。運動、玩水或流汗多的情形,可以用運動防水型的防曬產品,加強持續力。

擦的方式會決定產品效果的好壞。防曬產品不是金鐘罩鐵布衫,擦一次就全天刀槍不入,它有一定的持續時間,皮膚的出油、沾水也會降低它的持續力,所以一定要補擦。平均四小時要補,若常碰水或出油流汗,甚至兩小時就要補擦。皮膚沒有很髒很油的話,可直接補擦,否則要洗臉再擦。已經化好了美美的妝,那就用有防曬力的粉來補妝兼補防曬,不用卸妝重來。工作中或遊戲中,沒空慢慢補擦,這時候可以用噴霧式的防曬產品,噴兩下就補好了,有效率不囉唆。防曬產品擦的厚度不夠,防曬效果也會打折扣,建議以擦乳液的方式擦兩遍,厚度比較夠。順序上是基礎保養的最後一道,彩妝之前。

剛打完雷射的人應該加強防曬,不只是使用防曬產品,最好也減少在大太陽下活動,一旦有必要如此,防曬產品擦過後,再戴口罩、戴大鏡片型的太陽眼鏡、撐傘戴帽多遮擋,以避免返黑現象。補擦次數也不能只有在中午一次,最好兩三個小時就補,加強防護。

保養品篇

市售保養品中的美白成分多不勝數,只要不會過敏,當然可以選用,不過它們的濃度強度都是較低的,致敏性才會少,相對美白速度就會慢一些,有一好總沒兩好。藥妝性保養品的美白成分濃度強度通常較高,但是產生不良反應的比率也就多一些。選用美白產品,最好都先局部試用,確定不會發紅,再擴大使用範圍。一定薄擦,因為美白效果不會因為擦得厚就比較快。一般是在洗臉後,先在要加強美白的部位塗美白產品,之後才上保濕類產品。若有發紅、刺痛、反白現象,都是有問題的警訊,馬上停用,帶著產品與包裝盒向醫師諮詢。

口服美白劑

口服傳明酸有助於短期美白,本來是用於止血的藥物,健保並不給付。口服維生素 C 也能減少黑色素生成,同時兼有抗氧化的抗老作用,安全性高,副作用輕,健保也不給付。

美白做臉

最溫和的是離子導入或超音波導入,利用微弱電流或超音波震動,讓皮膚更容易吸收美白產品。再刺激一點的是化學性換膚,例如果酸、杏仁酸、AB 酸等,本身有美白效力,又能帶走老廢暗沉的角質,尤其對痘痘膚質是一兼二顧,有控油與細毛孔、淡痘疤的功能。

雷射光療

除斑雷射、淨膚雷射、脈衝光都有美白效能,有些是漸進式、沒有術後過渡期的,有些是會結痂但斑點掉比較快的,應依據個人生活方便性與黑斑性質來選擇,與醫師討論後再做決定。太厚的老人斑可以用鉺雅各雷射、二氧化碳雷射來點,需要照顧傷口一周左右。

美白做到進階級,仍然會有一些固執得不得了的斑點,例如肝斑,非常困難,怎麼也無法褪去,這時不用強求,利用遮瑕膏或彩妝,保證能塗成零缺點;反而硬做不適合自己的美療,或硬擦明明就會過敏的美白產品,會給健康的皮膚帶來災禍。記得,健康才是最重要的,美白它是個加分題。

 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 下課回到家,鞋子一脫,媽媽就向後倒彈三公尺,緊捏著鼻子:快快快!快給我去把腳洗一洗!” 真是的,有需要這麼誇張嗎?不過實在是不怎麼好聞,好像兩隻鹹魚,難道我得了香港腳嗎?
 
  沒有啦,腳臭不代表得了香港腳,腳臭來自腳汗與細菌兩者的作用。腳的汗原本沒有怪味,但是細菌將汗液分解之後,就有了難聞的味道。香港腳可是黴菌造成的,跟細菌不一樣喔。
 
  知道腳臭的來源,就可以想辦法減輕它。一方面,我們若是能讓腳汗減少,沒有了原料,細菌也沒輒啦!悶熱才會流汗多,雙腳要不悶熱,只有常穿涼鞋、拖鞋才行。可是老師規定上課不可以穿涼鞋、拖鞋耶!” 沒錯,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穿涼鞋、拖鞋,例如運動總該穿運動鞋,怎麼減少悶熱的機會呢?這要靠多換換襪子囉。棉襪能幫忙吸汗,甚至有設計五個腳趾頭形狀的襪子,讓腳縫間的汗水也被吸走,不過穿太久襪子也會變濕,無法維持乾爽,所以若是一整天都得穿包鞋,最好多帶一雙乾淨襪子在包包裡,中午去廁所換一換,也沒有人會發現。運動過後也可以再換一次襪子,防止汗水堆積。萬一我們超級會流汗,換襪子都來不及,怎麼辦?西藥房或藥妝店有 ”制汗劑” 可買,在腳上擦一些制汗劑,能抑制部分流汗,腳汗就會少一點了。
 
  另一方面,如果沒有細菌,即使流了汗,也不會有怪怪的味道,所以我們可以殺菌。洗澡的時候,特別為腳洗一些強調有制菌力的沐浴乳或肥皂,這些在超市都買得到,搓夠了泡泡再沖洗乾淨,細菌就能被殺死一些。再來,當戶外出大太陽的時候,將鞋子襪子拿去曝曬,鞋墊也抽出來曬一曬,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殺菌力,可以把鞋襪上的細菌曬死。平常準備兩三雙鞋替換穿,不要重複老穿同一雙,鞋內比較乾燥,細菌就活不成。下雨天弄濕的鞋,等全乾以後再穿,因為細菌喜歡潮濕環境,會賴在濕鞋子裡面不走喔。市面上有售強調制菌消臭的噴鞋劑,如果不會對它們過敏,也可以選用。
 
  腳臭不是病,臭起來要人命,影響自信心,讓生活憑添煩惱。其實要消滅腳臭,靠的不是塗甚麼藥膏,反而是日常的保養措施,把少流汗與殺細菌兩件事做好,就能進步,不會再被當作空氣汙染的來源囉! (本文刊登於國語日報 102 年 11 月 25 日生活四版)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嘴唇除了是五官中重要的性感武器,每日吃飯加說話也都不能沒有它,一旦嘴唇有了乾裂、傷口,不只性感減分,生活也會十分不便,你一定要懂得如何照顧它。
 
  唇瓣的鎖水力較弱,又需要接觸唇膏、食物、牙膏之類物品,所以第一重要的是保濕。不可以破壞嘴唇原本的表皮,例如喜歡舔、抿嘴唇、拔嘴唇的皮屑,都會弄壞嘴唇的保護層,引起發炎。冬季風大乾燥,使嘴唇失去水分,這時可以戴口罩擋風,特別是機車族們更該留意。塗護唇膏或凡士林,可以增加嘴唇的鎖水層,減少水分散失,甚至帶有防曬力的更好,在鎖水的同時,也可降低嘴唇發生癌變的風險,但容易過敏的人,在選擇護唇產品時,記得先試用幾天測驗一下是否會有不良反應。
 
  食物方面,高張性重口味類型會傷害嘴唇的組織,例如重鹹、麻辣、鳳梨、檳榔等等。以檳榔來說,會引發唇癌、口腔癌、鼻咽癌,紅唇族還是不當為妙。已經發生嘴唇乾裂問題時,這些重口味食品當然最好都暫停不吃;萬一真的非吃不可,請將食物、水果切成小塊,在不碰到傷處的狀況下塞進嘴裡吃,以免病況惡化。
 
  牙膏方面,市面上牙膏種類與口味琳瑯滿目,除了強調清潔力,多數都有清涼的感覺。平時刷牙漱口後,可以再擦上護唇用品來保濕。萬一已經發生乾裂現象,則最好避免使用強調清涼感的牙膏,因為薄荷成分可能觸發刺痛。如果很難找到無薄荷成分的牙膏,可以暫時用兒童牙膏代替。
 
  彩妝方面,各家化妝品廠商均在推銷各色唇膏、唇蜜、唇線筆,給消費者選擇。嘴唇狀態好的時候,愛選甚麼都行,擦過護唇產品後再上彩妝,小心卸妝,卸妝後再補擦些護唇產品。萬一已經有了發炎現象,就該暫停彩妝,以免發炎位置受到色素、香料的刺激。如果本身很容易過敏,在選購產品時,應小範圍試用幾天確定沒有不良反應,再正式使用。
 
  美容覺對嘴唇也會有好處喔!舉凡唇疱疹、鵝口瘡、口角炎,都是與免疫力有關的嘴唇問題,早睡覺、多喝水、適當運動,維持抵抗力的最佳狀態,就能減少這些小麻煩。
 
  如果嘴唇不僅僅是乾燥而已,出現了水泡、裂傷、潰瘍、腫脹、砂狀小顆粒,首先不要當作痘痘亂擠亂摳,以免病況變糟、病菌擴散。再者,不要到藥局亂買成藥隨便塗,最好去皮膚科請醫師檢視,再對症下藥,因為對不同的病因,必須用不同的藥物,用錯了藥絕對事倍功半。與其一知半解,聽到個名詞就把自己對號入座,不如請教專業,才是最有效率的作法。(本文刊載於自由時報 102 年 12 月 4 日醫療版)
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腳底手指有些小硬塊,壓到碰到還會痛,雖然在整體健康上沒有甚麼影響,但是很煩。這一定是雞眼嗎?那可不一定。雞眼指的是因為摩擦而形成的硬皮,所以都長在手、腳、趾頭關節比較突出的位置、容易被磨擦到的位置,它們長得很慢,沒有特別的顏色變化。如果今天這些小硬塊數量增加很快、長在非摩擦點、有黑黑像胡椒粒的顏色,那它們可能是會傳染的病毒疣,而非雞眼,疣必須做殺菌治療,不能和雞眼混為一談。

預防勝於治療

既然雞眼是摩擦厲害形成的厚皮,降低摩擦就能斷根,所以打球手握球具、工作上常手持工具、騎車手扶握把等等情形,若能戴手套保護雙手,雞眼便不容易產生。如果是腳趾縫間的雞眼,由於是趾頭側面的摩擦所致,少穿太緊的鞋,並在兩個對磨的腳趾間塞紗布、衛生紙、棉球之類的東西增加空隙,也能消除它。最難的是腳底的雞眼,因為要我們不去壓迫摩擦到腳底,除非不用走路,那完全是天方夜譚。這時候,一雙好鞋是很重要的。氣墊鞋的鞋底設計比較能分散腳底突出的骨節所承受的壓力,相對減少了摩擦。反過來說,高跟鞋、尖頭鞋、太緊的紳士鞋就會造成雞眼惡化、增加疼痛,能不穿就儘量不穿,萬一遇到非穿不可的場合,應該先把幾個摩擦點用OK 繃、紗布塊、或雞眼隔離軟墊貼起來,預先保護。目前有些藥妝店有販售設計成甜甜圈狀的雞眼隔離軟墊膠貼,依雞眼的大小有不同尺寸,並不含腐蝕性藥物,單純用來墊在雞眼周邊以減少摩擦,非常方便。

有問題還是得治療

適當的修剪可以減少疼痛,工具要乾淨,小心修到與皮膚表面平齊,不要挖掘。洗澡時皮膚吸了水,比較軟,可以用浮石或銼刀輕搓去角質,讓雞眼不會增長太快。如果變嚴重了,可以請皮膚科醫師開去角質性的外擦藥,或局部冷凍治療,幫忙太厚的多餘角質剝落,就能輕鬆一陣子。雞眼貼布雖然也可以產生局部去角質的效果,但是一定要小心使用,萬一貼布鬆動滑脫,或是雞眼太小,將會令周邊正常皮膚腐蝕受傷,反而麻煩。使用治疣液類腐蝕性藥水的時候,一天最多塗一次,通常趁洗澡後塗,輕沾一下即可,不要讓藥水流到沒問題的皮膚去,藥水很快就會乾,便能穿鞋,塗過數日後如果皮膚有發白變軟現象,應暫停擦藥,等死皮脫落一部份,真的又有硬塊,才再度開始擦藥。只有配合預防的招數,治療的效果才能持久,切記切記!
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非也非也,濕疹並不是因為濕氣重而引起的。當初選用濕疹這個稱呼,據說是因為很多病人在劇癢之下把皮膚摳到流湯流水,看起來濕濕的,所以取名 "濕" 疹。它若不是濕氣的問題,那為什麼會得濕疹呢?簡單說,濕疹是指皮膚因為內部或外部的因素發了炎,而這"因素",卻是包山包海。內因性的濕疹包括遺傳敏感體質的異位性皮膚炎、乾癬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汗疱疹、吃東西過敏之類;外因性濕疹包括貼藥布過敏的藥布疹、流汗刺激產生的汗疹、小嬰兒的紅屁屁尿布疹之類。所以濕疹是一個統稱,下面還可能細分成許多類別。

濕疹的症狀也十分多樣,它可以是發紅、起水泡、平面的、凸起的,也可能在被摳抓後出現脫皮、抓痕、流湯、起厚皮的變化,有的人就會以為醫生怎麼這個樣子也說濕疹、那個樣子也說濕疹,明明看起來差這麼多,其實是因為濕疹千變萬化。

無論原因為何,濕疹的核心就是癢與摳抓:越癢越抓、越抓越癢,產生惡性循環。治療上只要能將這惡性循環打斷,狀況就會改善。治療的基礎卻非藥物,而是保養。

不可以再刺激患部

對患部擦消毒藥劑、摳掉痂皮或屑屑、洗燙水、抹肥皂,只會引來新一波發炎,反而是溫柔勝過暴力:用涼涼溫溫的清水洗、棉質衣服鬆鬆穿、萬一流汗就用毛巾面紙之類輕輕按乾,這樣才能減輕發炎。

癢也不准摳

(病人一聽就 OS: 非人哉!) 放心,癢就冷敷,並非強迫你忍耐。冷敷不是一定要用冰塊,把冷水、冷飲放到患部上都可以帶來一絲清涼,暫時緩和癢感。因為冷敷沒有次數的限制,一天想敷幾遍都可以,也不會引發傷口,血管因冷緊縮,能降低過敏原的釋放,減少發癢的面積。反過來一癢就摳,絕對是摳出破皮流湯的慘況,收拾起來更加困難。

修復角質層

患部過於乾燥,刺激物容易侵入不完整的角質層,就會再度發炎。問題是濕疹區塊的角質層在發炎與摳抓之下,往往已經失去鎖水力,所以可以外擦溫和鎖水保養品,重建穩定的角質層,尤其是慢性發炎期間,患部脫皮乾燥的時段。最簡單的用品就是凡士林,不然可以選為濕疹皮膚設計的專用保養乳液或護膚霜。同時想擦藥及保養品的時候,藥膏先薄薄塗抹在患部後,才塗保養品,可以擦在藥膏上面無妨。

控制內部因素

內因性濕疹受疲勞、感染與食物的影響很大,所以良好的睡眠、減輕壓力、控制好慢性病或感冒之類、不吃酒、辣、有殼海鮮,可以減少發作次數。

到底能不能斷根?

內因性濕疹因為先天不良,當然沒辦法說斷根,但是體質可能會轉變,所以有些人可以趨向穩定,甚至長時間不發作。外因性濕疹則是能移除原因,自然就斷根,像藥布疹,不再使用藥布就沒事。但移除原因並不是一定做得到的。譬如汗疹,在台灣日頭赤炎炎的夏天,說不要流汗,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。斷根也許不見得可以做到,控制卻是可以的,把控制做得很好,濕疹就不能造成生活上的困擾,這比斷不斷根更重要。

非類固醇不可嗎

許多人抱怨皮膚科愛用類固醇。不可否認,類固醇是在治療濕疹上很重要的藥物,但也不是唯一的藥物,對類固醇有顧慮的話,最好和醫師先溝通。其實錯不在類固醇本身,而是我們使用它的方法。好好的用,它是藥;亂用,就是毒,任何藥皆然。對皮膚科來說,類固醇依打、吃、擦有不同強度、不同藥效長短,有許多種搭配方法,是很專門的學問。一樣的關刀送到會用的人手中,耍得虎虎生風;給不會用的人拿了,耍不起來還割到自己。許多市售藥膏也有類固醇成分,不願意信任醫生的藥,卻願意相信別人吃好道相報來的藥,亂用之下更是危險。當然我們希望經由各種照顧的手段,讓需要類固醇的期間縮短,所以前文對保養措施多所著墨。類固醇不是洪水猛獸,醫生也不是樣樣病都要拿類固醇來醫,對用藥有疑問就開誠佈公地問,因為想醫好病來,需要醫生和病人協力,才容易成功。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懷孕生產成為母親,是女人非常特殊的人生經歷,在這過程中身體會有許多變化產生,皮膚也不例外。
 
    懷孕初期,荷爾蒙急遽變化,睡眠不穩,許多人會亂長痘痘,不要亂擠,可以請醫師開溫和的痘痘藥膏幫助消炎,多喝水,正常作息,便能穩定痘痘。有脂漏性皮膚炎的媽咪,在懷孕期間也可能會發作,不要亂摳亂搓亂洗,保養品簡化,並擦藥控制。
 
    夏天懷孕的媽咪往往變得比平時更怕熱,這時應穿著輕鬆,流汗趕快擦或換衣服,多待在有空調的地方,比較不會引起汗疹。肚皮越撐越緊,要開始預防妊娠紋,體質因素之外,若體重增加太快,肚皮很緊,更容易拉斷皮膚中的纖維,引發更多妊娠紋,所以孕婦要小心控制體重,同時在肚皮上擦一些乳液或妊娠霜,增加皮膚的彈性。
 
    懷孕後期,少數體質特殊的媽咪會出現癢疹,洗澡不可過熱,局部冷敷鎮靜止癢,減少摳抓,穿寬鬆衣物,並配合皮膚科的止癢藥物來控制。如果在生產前後出現帶狀疱疹或水痘等問題,除了治療媽咪,也要密切觀察新生兒是否有水痘症狀。
 
    產後又會有一波荷爾蒙的劇變,加上照顧小寶貝的辛勞,無法有充足睡眠,又吃了一堆麻油雞與米酒水等含酒精的飲食,月子中過敏機會變高。月子期間如果出現過敏癢疹,應停吃含酒飲食及有殼海鮮類,避免病情惡化,洗澡用溫水就好,不能太熱,配合醫師的治療控制過敏,有餵母奶的媽咪要提醒醫師用藥小心。產後皮膚容易乾燥,濕疹體質的媽咪會發生乾癢,所以肥皂沐浴乳要少用一點,多擦滋潤乳液護膚。剖腹產的傷口在癒合之後,可以貼免縫膠帶或矽膠等防疤產品輔助,減少疤痕產生。
 
    餵母奶的媽媽,要注意乳暈處的保養,不要過度清洗或消毒,反而會乾燥脫皮,平時可以用母奶或凡士林滋潤。如果被小寶貝吸出傷口,可以請醫師開藥膏,在餵奶的空檔薄擦。傷口太深的時候,建議擠出母奶來餵,暫不親餵,以免傷口持續發炎不消。有健康的媽咪,才是寶貝的幸福。 (本文刊登於 103 年 1 月 20 日自由時報)
 

 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    對女性而言,乳房不僅僅有哺乳的功能,更是美麗焦點。但是長期穿著胸罩,咪咪陷入悶熱摩擦的環境,很容易發生濕疹、汗斑、毛囊炎等問題,去看醫生時又害羞難以啟齒,結果只會用有薄荷成分清涼感覺的東西亂塗亂擦;發生撕裂傷、咬傷時,就以優碘酒精亂消毒;或是長期摳抓到皮膚都變厚了,才覺得不對勁。對待人間胸器,可不能不溫柔呀!
 
    胸罩廠商在廣告中不斷宣傳集中、托高有多性感,但是擠出了事業線,便造就了悶熱點。選購胸罩,仍然應以合身、透氣為最高指導原則。夏天裡,內衣邊緣很容易潮濕,在台灣,即使使用制汗劑也不一定能維持乾爽,最好能常換內衣,不方便的話也應常擦汗。運動時選穿無鋼圈設計的專用內衣,運動後馬上替換。清洗胸罩時要將洗劑徹底沖淨並曬乾,乾不透容易產生黴菌。
 
    發生濕疹的時候,皮膚會出現癢疹,而且越摳越癢。除了想辦法維持乾爽透氣外,濕疹部位只以清水輕輕洗,避免刺激,請醫師開適合的藥膏塗抹,太乾燥的時候以凡士林之類產品滋潤患部,而不要用薄荷成分的東西亂擦。即使就醫,病況卻毫無經治療後進步的跡象,應回診再觀察,因為有些稀有的乳癌長得就像濕疹,必要時須切片檢查。
 
    乳暈出現傷口的時候,不要用優碘或酒精,以棉棒沾冷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清傷口就好,塗抹醫師開的傷口藥膏保護,傷口若深,洗澡前可以用防水敷料蓋住,避免進水,癒合比較快。哺乳期間若親餵傷口很痛,建議將乳汁擠出來餵,以免傷口接觸口水又遭吸吮,不易癒合。
 
    有些人會在乳暈處擦美白保養品,希望它們粉嫩粉嫩。因為此處皮膚較薄較敏感,使用前最好局部試用,確定不會過敏再正式用。當然定期自我觸摸檢查及乳房健檢都是不能忽略的咪咪保養,咪咪要對抗的不只是地心引力,從內到外都健康才是最美。(本文獲刊於 103 年 2 月 23 日自由時報)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IMG_20131125_115128.jpg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很多家長遇到孩子有皮膚癢問題,都會緊張地問:醫生,我孩子有過敏體質嗎?它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嗎?” 當孩子反反覆覆起大片濕疹,以皺摺處為主、合併過敏性鼻炎或氣喘、家族中有類似病患,我們才會稱他有異位性皮膚炎,而不是遇癢就對號入座。
 
    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受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影響而發生的濕疹。先天因素上,敏感性比別人高,皮膚耐受性比別人差,角質保水力不好,對病菌的抵抗力也較弱。後天因素上,氣候變化、生活壓力、心情、睡眠狀態、飲食、感染、流汗、摳抓會影響病情。簡單說,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超脆弱,風吹草動都要癢一遍,偏偏先天因素或氣候變化很難以人力左右,所以很容易起起落落。好在體質是可能轉變的,很多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,隨著年齡增長,便不會再那麼敏感,狀況因而好轉,但相對就有一部分患者體質沒有轉變,結果到大還是很容易癢。癢雖然不是大病,但是很痛苦,癢到如坐針氈,癢到睡不好覺,摳得皮開肉綻,所以及時就醫目的不是求斷根,而應該強調先治標,改善症狀,再長期調身體,希望能達到體質轉變的結果,或至少有減少大發作次數的作用。
 
    以治標來說,一旦開始局部發癢,即使手邊沒有藥物,也要冷敷止癢,隨便一杯冷飲或濕手帕靠在癢處,就能稍微減緩癢度,因為所有濕疹都是越摳越癢的,雙手乖乖不要摳便成功了一半。很多家長畏懼藥物治療,主要是怕醫生用了類固醇,尤其以為塗的比吃的安全,其實是不對的。首先,只要慎重控制劑量,短時間使用,類固醇並不會比止痛退燒藥可怕,可怕的往往是亂用。當孩子吃了有抗過敏止癢力的口服藥,過敏度降低,也減少了摳抓,我們就不用以藥膏擦很多天才緩解問題,其實大多數藥膏都有類固醇成分,吃的不一定會有類固醇呢!更糟的是許多家長相信呷好道相報的藥膏或偏方,不知道是甚麼亂用一通,危險性比類固醇還大的都有。類固醇藥膏也有許多分類,由強至弱各個不同,由醫師依病情開適當的藥膏去擦,指導正確使用方法,便不容易累積副作用。開過一次藥以後,每次發作就隨便拿舊藥單到藥局買一樣的藥去擦,或拿舊的剩藥膏去塗,並不一定能針對新發作的病情下藥,所以有問題時再度回診討論是很重要的。
 
    以長遠角度而論,既然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缺乏保護層,那多塗些滋潤保濕物質就能增加保護層啦!但是一定要選擇敏感肌膚專用的保濕產品,以免香料或其他添加物引發刺激。迷信天然ㄟ尚好是不對的,天然材質並不等於敏感肌膚專用材質。即使沒有癢,也應該長期擦保濕產品。亂洗會傷害皮膚的保護層,所以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要輕輕洗澡,用溫溫的水,少用肥皂沐浴乳,多用淋浴。衣服要寬鬆透氣,流了汗要馬上換。睡眠充足與降低壓力能減少過敏度,一旦感冒生病快快看好,以減少免疫系統受到波動。食物如何忌口是很困難的,至少酒、辣、有殼海鮮可列為拒絕往來戶,但花生、雞蛋、牛奶等等到底該不該吃,有許多的研究報告,眾說紛紜,抽血檢查不可能將千百萬種食物都檢驗到,準確度也可議。可以用經驗來歸納,絕不要大量攝食列在觀察名單上的食材,新嘗試的食材都從少許試試看,吃了會癢的就將它從觀察名單改放到拒絕往來戶裡。以新鮮食材簡單烹煮,比較沒有複雜的添加物,相對較安全。健康食品或益生菌、吃補品的重要性是不會比一天三餐要緊的。新衣服或放置很久沒用的被子衣服,使用前都要清洗,減少用絨毛玩具或厚重地毯,因為塵蹣也會刺激免疫系統。先天不良,不能後天失調,對家長與過敏兒來說,這是長期抗戰,醫藥如同彈藥,保養可比糧草,彈藥是有遭遇戰才要用的,糧草是每天每天在消耗的,雙管齊下,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。 (本文獲刊於 103 年 4 月 7 日中國時報)


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