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很多家長遇到孩子有皮膚癢問題,都會緊張地問:醫生,我孩子有過敏體質嗎?它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嗎?” 當孩子反反覆覆起大片濕疹,以皺摺處為主、合併過敏性鼻炎或氣喘、家族中有類似病患,我們才會稱他有異位性皮膚炎,而不是遇癢就對號入座。
 
    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受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影響而發生的濕疹。先天因素上,敏感性比別人高,皮膚耐受性比別人差,角質保水力不好,對病菌的抵抗力也較弱。後天因素上,氣候變化、生活壓力、心情、睡眠狀態、飲食、感染、流汗、摳抓會影響病情。簡單說,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超脆弱,風吹草動都要癢一遍,偏偏先天因素或氣候變化很難以人力左右,所以很容易起起落落。好在體質是可能轉變的,很多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,隨著年齡增長,便不會再那麼敏感,狀況因而好轉,但相對就有一部分患者體質沒有轉變,結果到大還是很容易癢。癢雖然不是大病,但是很痛苦,癢到如坐針氈,癢到睡不好覺,摳得皮開肉綻,所以及時就醫目的不是求斷根,而應該強調先治標,改善症狀,再長期調身體,希望能達到體質轉變的結果,或至少有減少大發作次數的作用。
 
    以治標來說,一旦開始局部發癢,即使手邊沒有藥物,也要冷敷止癢,隨便一杯冷飲或濕手帕靠在癢處,就能稍微減緩癢度,因為所有濕疹都是越摳越癢的,雙手乖乖不要摳便成功了一半。很多家長畏懼藥物治療,主要是怕醫生用了類固醇,尤其以為塗的比吃的安全,其實是不對的。首先,只要慎重控制劑量,短時間使用,類固醇並不會比止痛退燒藥可怕,可怕的往往是亂用。當孩子吃了有抗過敏止癢力的口服藥,過敏度降低,也減少了摳抓,我們就不用以藥膏擦很多天才緩解問題,其實大多數藥膏都有類固醇成分,吃的不一定會有類固醇呢!更糟的是許多家長相信呷好道相報的藥膏或偏方,不知道是甚麼亂用一通,危險性比類固醇還大的都有。類固醇藥膏也有許多分類,由強至弱各個不同,由醫師依病情開適當的藥膏去擦,指導正確使用方法,便不容易累積副作用。開過一次藥以後,每次發作就隨便拿舊藥單到藥局買一樣的藥去擦,或拿舊的剩藥膏去塗,並不一定能針對新發作的病情下藥,所以有問題時再度回診討論是很重要的。
 
    以長遠角度而論,既然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缺乏保護層,那多塗些滋潤保濕物質就能增加保護層啦!但是一定要選擇敏感肌膚專用的保濕產品,以免香料或其他添加物引發刺激。迷信天然ㄟ尚好是不對的,天然材質並不等於敏感肌膚專用材質。即使沒有癢,也應該長期擦保濕產品。亂洗會傷害皮膚的保護層,所以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要輕輕洗澡,用溫溫的水,少用肥皂沐浴乳,多用淋浴。衣服要寬鬆透氣,流了汗要馬上換。睡眠充足與降低壓力能減少過敏度,一旦感冒生病快快看好,以減少免疫系統受到波動。食物如何忌口是很困難的,至少酒、辣、有殼海鮮可列為拒絕往來戶,但花生、雞蛋、牛奶等等到底該不該吃,有許多的研究報告,眾說紛紜,抽血檢查不可能將千百萬種食物都檢驗到,準確度也可議。可以用經驗來歸納,絕不要大量攝食列在觀察名單上的食材,新嘗試的食材都從少許試試看,吃了會癢的就將它從觀察名單改放到拒絕往來戶裡。以新鮮食材簡單烹煮,比較沒有複雜的添加物,相對較安全。健康食品或益生菌、吃補品的重要性是不會比一天三餐要緊的。新衣服或放置很久沒用的被子衣服,使用前都要清洗,減少用絨毛玩具或厚重地毯,因為塵蹣也會刺激免疫系統。先天不良,不能後天失調,對家長與過敏兒來說,這是長期抗戰,醫藥如同彈藥,保養可比糧草,彈藥是有遭遇戰才要用的,糧草是每天每天在消耗的,雙管齊下,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。 (本文獲刊於 103 年 4 月 7 日中國時報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經典皮膚科 的頭像
    經典皮膚科

    經典皮膚科診所附設美容醫學

    經典皮膚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